时间: 2022年09月12日 21:54 | 作者:www.18新利 | 来源: 医药资讯| 阅读: 184次
2022年8月29日海正药业(600267)(600267)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2年8月25日接受机构调研,首创证券、上海天猊投资、建信养老、上海庶达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郑州云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广东宝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长江证券(上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厚特投资有限公司、深圳宏鼎财富管理有限公司、重庆金通方证券投资基金有限公司、太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尚近投资、磐厚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深圳中天汇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邮证券、银杏环球资本、深圳尚诚资产、华夏财富创新、进门财经、中金公司(601995)、国泰基金参与。
具体内容如下:
问:今年上半年内,公司在各个业务条线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以实现整体成本和费用管控措施的良好执行情况?
答:虽然面临了疫情所带来的商业发货受限导致收入端略微下降等挑战,公司认为新业务的增长、合理的费用管控及成本优化有效带动了今年上半年利润层面的稳健增长。在成本优化方面,公司在相关业务板块和重点产品上都会设置年度的降本目标,从而希望每年在整体产品成本上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优化效果。此外,公司产品整体销售规模(尤其是集采品种)的不断扩大也会自然导致综合成本的下降。在费用管控的优化方面,公司实施滚动预算管理,合理调整并协调公司收入进度与费用占比。通过平衡费用端与收入端的综合表现,使得公司利润呈现较为良性的增长趋势。
问:公司有息负债规模目前正处于下降走向,未来剩余下降空间如何?
答:今年上半年公司的现金流极其良性,实现了10多亿的经营性现金流。相较于之前大量固定资产闲置,截至今年上半年,公司固定资产投资等资本性支出已得到较好管控。瀚晖的地产化项目也已接近尾声,除去一些产能饱和项目的扩产以及特定的新项目建设之外,公司整体的固定资产投资将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同时,一些资产处置或者业务重组也带来一定的现金流入。因此,随着公司有息负债规模的有效下降,以及融资成本率的降低,公司整体财务费用显著下降。目前,公司良性的经营性现金流将有效支撑未来整体的研发投入、新品引进及新项目建设。在正常情况下,公司预计到今年年底的有息负债规模将下降至50亿元左右。公司认为这样缓步下降的发展趋势将有利于公司目前的整体经营情况,并且希望在未来能够将有息负债规模保持在25%-35%的良性水平。伴随目前现金流表现稳步增长的态势,公司将加速新业务的开拓以及上下游产业的整合,希望带动整体投资收益率的上升。
问:基于欧盟于今年2月份对公司部分产品已逐渐开始呈现恢复态势,欧盟市场的整体销售恢复对于公司来说是否会带动未来的部分业绩增长?
答:公司认为解禁产品的恢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欧盟禁令对于公司原先的业务曾造成了巨大冲击,其具体体现在公司于欧盟的业务受限、产能的大量闲置抬高公司的产品成本、以及对于其他国家的市场开拓形成障碍。随着当下欧盟解禁工作的逐步开展与恢复,公司很多产品在重新迎来市场机遇的同时,也将面临一个渐进的客户恢复过程。随着客户信任关系的逐步恢复,新市场的逐步开拓,公司管理层会努力加速推进欧盟市场的恢复。
问:公司目前对于原料板块的未来整体规划如何?公司未来需要如何选择产品立项并且构建哪些客户和市场开拓计划来帮助原料板块回到较高增长?
答:虽然公司作为老牌原料药龙头公司的形象给业内留下的印象较深,但目前公司的原料业务仅占整体销售额的较小比重。基于对于自身原料药板块的未来发展研究以及第三方机构的综合评估,腾讯,公司对于现存问题、改良手段、整体增长的时间规划与未来发展计划都已拥有了较为清晰的路径。目前国内市场与印度市场原料药立项差异化极低,公司希望未来能够呈现的优势为自身产品的规模化、成本控制力及技术领先性。在公司未来落地执行原料板块业务战略时,将主要考虑几个维度。首先,国内原料药与制剂是捆绑审评,公司除了加强与自身制剂立项的配套外,将加强与国内制剂厂家及研发机构的的制剂配套,尤其是制剂立项阶段;其次,根据对国外处于临床后期的新产品的评估,加速新产品的立项,一旦新药能够获批,公司也可以抢先实现高速启动;此外,公司将加强与跨国公司之间的CDMO业务合作,从而取得高利润率的重磅产品的生产合作机会。同时在新产品立项时,公司将更多关注点放在迭代技术的研究上,确保原料药技术的领先性。
问:基于瀚晖制药有限公司的部分产品在7月集采中未中标,公司对此有何应对计划?未来的销售策略将会如何调整?